各種污泥脫水機工作原理
污泥脫水機是一種可以連續運行的污泥處理設備,因出泥含水率較低,工作運行穩定,具有耗能小、控制管理相對簡單、維修方便等特點,備受大家喜愛。由于污泥經過濃縮或消化之后,仍呈液體流動的狀態,體積還是很大,無法進行運輸和處理,為了進一步降低含水率,使污泥含水率盡可能降低,必須對污泥進行脫水,以減少污泥體積和便于運輸。
下面我們來看下各種污泥脫水機的工作原理:
1、帶式污泥脫水機:需要上下兩條張緊的濾帶夾帶著污泥層,從一連串有規律排列的輥壓筒中呈S形經過,依靠濾芾本身的張力形成對污泥層的壓榨和剪切力,把污泥層中的毛細水進行擠壓出來,從而實現污泥脫水。
2、板框式污泥脫水機:在密閉狀態下,經過高壓泵打入的污泥經過板框擠壓,使污泥內的水通過濾布進行排出,達到脫水的目的。
3、疊式污泥脫水機:由游動環和固定環相互層進行疊加,螺旋軸貫穿其中形成過濾主體。通過重力濃縮以及污泥在推進過程中,受到背壓板形成的內壓作用來實現充分脫水,濾液從固定環和活動環所形成的濾縫中排出,泥餅從脫水部的末端排出。
4、離心式污泥脫水機:由轉載和帶空心轉軸的螺旋輸送器組成,污泥由空心轉軸送入轉筒,在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下,濾液即被甩入轉鼓腔內。由于比重不同,形成固液分離。污泥在螺旋輸送器的推動下,被輸送到轉鼓的錐端由出口進行連續排出;液環層的液體則由堰口連續“溢流”排到轉鼓外靠重力排出。